第二届“九江银行杯”绿色金融案例大赛公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发展文件精神,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广江西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经验,更好地培养高层次绿色金融人才,特开展第二届“九江银行杯”绿色金融实践案例征集比赛活动。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案例选题指南

参赛案例应贯穿系统观念,紧扣国家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主题开展选题,围绕具体案例进行,单纯的学术论文和案例研究论文不在本次参赛范围。实践案例包括但不限于:

1.绿色金融政策与制度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2.创新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业务、模式和服务;

3.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推动绿色金融资源集聚和服务绿色产业投资的经验与做法。

4.小微企业、农户等普惠金融重点群体受气候与环境变化影响以及应对情况典型经验;

5.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在绿色供应链领域的创新案例;

6.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相关其他典型案例。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赣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办单位:赣州绿色金融研究院、九江银行

三、参赛对象

江西省内从事与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都可以成为绿色金融实践案例的参赛对象。案例征集可以个人名义、单位名义或课题组名义参加。

四、作品要求

1.应突出实践性、实用性、前沿性、创新性、指导性;

2.要侧重解决说明在实践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等;

3.要侧重于绿色金融解决发展中的具体实践问题等;

4.立意鲜明、资料翔实、逻辑清晰、论据充分,案例字数在6000字以上;

5.作品格式参照附件1,提交PDF电子版本(匿名版)和WORD电子版本(实名版);

6.禁止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五、奖励办法

本次案例大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参赛优胜奖若干名(视参赛作品上报的数量与质量设定名额),组委会设立参赛奖金并为获奖人员颁发获奖证书。具体奖项和奖金设定如下:

一等奖,奖励8000元人民币/项;

二等奖奖励5000元人民币/项;

三等奖奖励3000元人民币/项;

优胜奖奖励1000元人民币/项。

六、参赛安排

1.案例征集阶段(2021年8月24日—2021年12月30日)

本阶段主要通过赣南师范大学、赣南日报、赣州金融网、九江银行等各类官网、公众号进行广泛发布,各单位进行广泛动员,编写相关案例材料,并组织上报。

2.案例评选阶段(2022年1月1日—1月31日)

本阶段主要由赣州绿色金融研究院组织聘请相关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绿色金融领域的有关专家进行分类评审,形成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并对初评结果进行社会公示。

3.案例表彰阶段(2022年3月)

赣州绿色金融研究院将对所有获奖个人或单位进行表彰,并对评选成果进行汇编出版,供公众学习参考。

七、其他注意事项

1.参赛案例作品必须按照统一规范格式(附件1)上报。

2.获奖案例成果版权归案例开发者所有并授权主办方使用。同时,案例开发者应保证无版权纠纷并签订学术诚信承诺书。

3.参赛案例作品必须注明成果分类,个人/单位/课题组等。参赛者必须对作品的自主知识产权负责,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附件2)

4.获奖案例优先推荐到“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案例库。

5.投稿邮件地址:hebei212@163.com,其他事宜请咨询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王老师,电话13576681016。

附件1 参赛案例规范格式

附件2 学术诚信承诺书

赣州绿色金融研究院 九江银行赣州分行

2021年9月10日

附件1

案例撰写规范格式(参考)

一、案例结构要求

1.引言(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点题,说明时间、地点、决策者、关键问题等信息,尽量简练,引起读者兴趣。

2.相关背景介绍。要求:介绍事件案例的相关背景。

3.主题内容。要求:陈述客观事实,不做评论分析,决策点突出。具体章节分配自拟。

4.结尾。要求:根据案例需要进行总结和展望。

二、排版要求

1.PDF电子版本(匿名版)隐去作者信息,WORD电子版本(实名版)在文章末尾标明作者信息、联系方式等内容,具体信息包括:姓名,单位,职务或职称,联系电话。文件命名统一使用“所在单位+文章名”的格式。

2.文章题目统一使用3号黑体,文中小标题统一按照“一、(一)、1、(1)”先后顺序编排;具体内容排版格式为小四号宋体,1.25倍行距。

附件2

科研承诺书

本人承诺在绿色金融案例编写实施过程中,遵守科学道德和诚信要求,严格执行国家《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等文件规定,不发生下列科研不端行为:

1、在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

2、申报项目时与文件要求相违背的各类重复申报行为;

3、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

4、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发表违背科研诚信要求;

5、违反科研经费管理等相关规定。

6、其他科研不端行为。

如有上述行为,担负所有相关责任。

案例名称:

案例作者签字(如有2个以上作者,需要全部签字):

作者所在单位负责人签字: